“老三樣”助“春耕“

——江銅集團德銅采礦場多舉措為實現全年目標任務打牢基礎

2024年04月25日 10:32 5078次瀏覽 來源:   分類: 科技創新

在春耕時節,江西銅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德興銅礦采礦場也像往年一樣,貼近生產實際制訂工作計劃,大力開展春季工作“老三樣”,即防洪度汛、技能培訓和高效生產,切實做到各個環節、各個節點都有人抓、有人管,為完成全年安全生產目標任務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

“協戰”防汛保安全“3月份,我們制訂并下發了《2024年防洪度汛預案》,劃分出各單位、職能室的環保責任區及責任清單,提前做好了防汛工作安排,購置的16種防洪物資也已準備到位。”該采礦場安全環保室主任姚世鵬說,“下一步,我們將做好全采礦場防汛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日常協調工作。”

針對富家塢采區各排土場海拔較高的現狀,該采礦場抓住春季氣象特點,認真執行《排土場安全管理規定》和《富家塢采區排土作業管理規定》等制度,由養防二工段、生產技術室和調度室負責落實,加強排土場上部和下部的檢查,從技術措施和現場管理等方面做好工作;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組織人員對截水溝、排水溝、沉砂池、攔石壩、截滲壩、工業場地水溝等部位進行重點巡查,發現隱患后進行限期整治,形成閉環管理。

“當前已處于汛期,我們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每周安排不少于2個班次、大雨過后安排1個班次、暴雨過后安排3個班次,對各截水系統、排水系統及環保設施進行巡查,及時發現并迅速處理問題。”該采礦場調度室主任謝明說,“降雨時,我們會隨時關注銅廠采區和富家塢采區底部臨時水倉的水位變化,必要時撤離底部臺階作業的電鏟,并合理布置,保證電鏟上臺階后有足夠的作業量和作業空間。”

下一階段,該采礦場將持續推進富家塢采區165工業場地坡面、銅廠采區將軍廟邊坡等區域生態修復,減少雨水沖刷,提高邊坡穩定性,為汛期采區安全高效生產創造有利條件。

“充電”培訓強技能4月2日—3日,該采礦場舉辦了兩期職業衛生健康知識脫產培訓。德興市第二人民醫院相關專家應邀進行授課,結合采區實際,講授急救知識、職業病防治法以及防控措施等內容。在培訓過程中,授課老師擺案例做分析,輔以幻燈片展示,深入淺出地進行了多方位、多角度講解,提高了學員對職業衛生健康的認識。該采礦場汽運二工段副段長黃勇說,他要利用班前會、安全環保學習會,將所學知識向未參學人員進行傳授,增強他們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3月—4月中旬,該采礦場先后舉辦了電工、牙輪鉆司機、行車工、班組長和寫作人才提升等培訓班,場屬300余名相關人員參加了脫產學習,為自己“充電”。“通過電工培訓,我更加深入地學習掌握了漏電斷電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直流電動機常用的調速方法等方面知識,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扎實基礎。”該采礦場鏟鉆工段電工組副組長李文強說。

4月8日,該采礦場舉辦了為期5天的班組長技能培訓,參訓人員主要是基層班組長及班組骨干,旨在提升他們的綜合管理能力,為班組建設儲備人才,為標桿班組創建充實力量,并從中挑選出優秀人員,參加即將舉辦的礦級、公司級班組長技能競賽。

精耕細作奪高產進入3月份以來,針對雨霧天氣等不利因素影響,該采礦場不斷加強穿孔、爆破、鏟裝、汽運等工序之間的協作,加大現場巡查力度,切實做好電鏟與電動輪運行等重點管理工作,確保生產安全平穩有序。

“我們堅持做好電鏟、鉆機的點檢、周檢、日常維護保養以及計劃性、預見性檢修工作,不斷降低設備非計劃性停機檢修次數;做好設備防漏、高壓電纜整治、設備標準化整治等工作,減少雨季設備突發故障。”該采礦場鏟裝工段副段長幸學群說。

該采礦場大力推行激勵機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熱情,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合理調配人力和設備資源,抓好采區配礦工作,及時調整供礦品位,不斷提高供礦質量,向兩個選礦廠供好礦、供足礦。截至3月28日中班,該采礦場實現了首季“開門紅”,其中,采剝總量、鐵運運礦量、膠帶系統累計排土量等指標均超額完成計劃。

3月29日,該采礦場下發了《關于下達2024年4月份采礦場生產作業計劃的通知》。根據生產作業計劃部署,18#電鏟大修任務將于4月下旬完工,屆時,該電鏟將承擔起185米水平西源嶺區域的剝離任務。作為采礦的頭道工序,該采礦場穿孔工段安排24#鉆機擔任鉆孔任務,需從原110米水平移動至185米水平。為保障設備完好,該工段在前期利用一周時間完成了24#鉆機行走部件的檢修工作,并提前規劃好鉆機行駛線路。4月9日上午8時30分,24#鉆機開始按既定線路行駛,穿孔工段與調度室加強溝通協作,克服沿途多處陡坡和彎道、多處停送電、移設電纜工作量大等困難;當天下午6時,24#鉆機安全進入185米水平,為18#電鏟高效生產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年好景看“春耕”。眼下,該采礦場以生產成本為中心,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統籌兼顧、突出重點,穩步推進各項工作,并在采區一線單位、倒班管理人員之間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競賽,形成“追、比、趕、超”良好的生產氛圍,全力攻堅“雙過半”目標。

責任編輯:楊凈茹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www.shanshuisiyin.cn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系,簽署授權協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